共享时代:共享的不只单车,还有藏品信息资源!
作为底蕴丰厚的文化资源宝库,博物馆在休闲娱乐,社会教育,获取知识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藏品资源作为博物馆的基础核心,因其独特的文化、艺术性质而受到各方青睐。
而在今天,藏品资源不再只是简单的藏品本身,而是一种信息资源。博物馆工作者在藏品发现、整理、研究、利用和保护过程中,在藏品基础上二次加工得到的,以语言、文字、声像等不同形式记载的文物状态、变化特征及其与客观环境之间的联系特征等藏品本身蕴含的原始信息,或者是经过加工处理并通过各种载体表现出来的信息。通过获取藏品信息资源,公众可以对藏品有着更深入、更丰富的了解。
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向公众分享藏品信息资源的方式也在不断转变,博物馆藏品信息资源数字化已成为主要趋势。
博物馆信息资源免费向公众开放
新闻速递
2017年2月,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宣布其正在推广一项新的“开放资源获取“(The Open Access)政策,并且同时公开了所有其在公共领域中的艺术品的高分辨率图像,总数超过37.5万张。
2017年8月,台北故宫博物院紧随其后,目前已将其庞大的实体收藏数字化处理成为70000张相片入库。这70000张照片全部能从线上免费下载,并附带着关于藏品历史的信息说明。此次行动是台北故宫“公开数据图片分享计划"(Open Data photo-sharing initiative)的一部分。
在博物馆藏品资源数字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的背景下,大都会博物馆、台北故宫这两则消息为何还能引起如此关注呢?关键就在于其能够真正免费无限制的共享文物信息,这在有关文物图像版权、信息知识产权纷争不断,众说纷纭之时,终止了许多争论。
一般来说,文化文物单位拥有的资源是版权资源,即对馆藏所进行的智力劳动形成的版权。而文化文物单位拥有的藏品因为其大都超过了50年,从法律上讲是没有版权的,但是对藏品拍摄的高清图片,采集的数据、藏品的研究,这些都是版权,是可以进行授权开发的。
以台北故宫的数据开放为例,为提升资源开放效果,促进故宫资料在教学、个人赏析及盈利使用之传播,公众可直接下载资源开放专区的“文物查询下载”及“精选图像下载”中的图像,无需申请,不限用途,不用付费。资源开放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故宫藏品图像及基本资料,另一类为以xml程式语言所撰写的大量藏品基本资料、会计资料等数据性或文字性的资料集。
台北故宫此举一是将其藏品的数字化成果与民众共享,扩大博物馆公益化效应,另外就是希望能借此扶植文化创意产业相关厂商,通过图像的授权让更多文创厂商以其藏品为创意泉源,并实际应用于产品开发,提高商品附加价值,加强文创品牌竞争力,达到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除此之外,博物馆还旨在利用开放藏品信息资源的这个契机,对藏品的数字化资源做一梳理,为日后藏品的保护、信息查询打下基础;同时,商业的开发利用亦可以提高博物馆及藏品在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提高文化传播的效率。而公众,尤其是博物馆爱好者,可以更加便捷、清晰地欣赏藏品,并进行学术研究。
大都会博物馆,台北故宫等将其藏品信息资源免费向社会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共享了其部分的知识产权。而我们所说的文创类侵权、抄袭一类,涉及的就是藏品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
藏品信息资源知识产权其实是藏品信息资源和知识产权的合并,是基于藏品产生的信息而享有的知识产权,具体是指藏品资源本身,机器加工管理过程中自动产生的,或经申请,注册等法定程序,对相关作品,发明创造识别性标志以及其他智慧成果依法产生的权利。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域名、文物形象权、品牌等。博物馆主要是通过收集整合、共享信息资源,进行知识产权登记备案,建设“数字藏品博物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字博物馆以及发展文博创意产品实现对其知识产权的管理。
我国的藏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加强藏品管理的同时,注重在教育、宣传、经济等各个层面效益的多样化。最具代表性的是“数字敦煌”、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的实践。
故宫有专门的资料信息部负责其馆藏文物的信息化资源,并制定了《故宫博物院影像资料管理办法》,对于院内使用,社会使用影像资料都有明确规定;国家博物馆主要侧重著作权的管理等;但共同点就是他们都对各自在数字化过程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只是在具体的流程、管理上还是因馆际的不同存在着较大差异。
博物馆藏品信息资源知识产权利用管理的问题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藏品信息资源及其知识产权管理上的存在的问题,由于缺乏统一的立法规范和管理标准,各大博物馆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现象,藏品信息资源收集整合形式不统一,知识产权的管理也不统一,而大小馆之间的差距也愈发凸显。
有些规模较小的博物馆甚至还未走上藏品信息资源数字化的道路,而这种情况一定程度造成了藏品知识产权后续利用监管难、侵权难发现等问题。同时,我国的法律规范也远未能跟上藏品信息资源知识产权的发展,目前还只停留在藏品实体的保护上。
大都会,台北故宫等率先一批免费开放线上馆藏信息资源的博物馆,似乎已将博物馆或者文物的公共属性与其知识产权做了权衡。文物是人类历史变迁的见证物,文物是具有公共性质的,而博物馆作为文物的收藏机构,也普遍认为是为社会服务的公共机构,而知识产权则具有垄断性,属于私权的范围,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解决文物信息输入与信息查询输出的问题,如何处理文物信息资源开放程度,这些问题都随着一家又一家博物馆免费开放其文物信息资源摆在博物馆与公众面前。
尽管藏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依旧存在各种问题,但不容置喙的是它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博物馆的一张名片,公众用它来衡量博物馆的公共服务水平,而博物馆则利用所拥有藏品信息资源知识产权,创造着属于他们的时代。博物馆开放藏品资源使文物的价值得到更加全面的发挥,厚重的历史文化得以被更多人解读,虽然过程艰难,但是大势所趋之下,博物馆都会在数据时代找到自己在大众中的位置。
正如前大都会博物馆馆长Thomas P.Campbell所说:“通过使用新的方式来激发创造性、普及知识、创造灵感,让博物馆的藏品更具便利性,这符合21世纪观众的需要”。
编辑:Rida、大侦探#
相关链接: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